首页 > > 我在抗日卖军火 > 第748章 收复高邮

第748章 收复高邮(1/2)

目录

第一,必须提供轰炸机的详细参数和飞行计划,咱们要提前部署防空力量,提前清空机场,还得做好救护工作;

第二,如果因为美国人飞机降落在我们的机场上,对我们机场设施、人员伤亡、财产造成损失必须照价赔偿;

第三 ——” 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寒光,“美国必须公开承认卡拉绵群岛战后归还我们,并且签订合约。”

老将盯着林毅看了半晌,突然咧嘴笑开,重重拍了下他的肩膀:“好小子,还是你行!就按你说的办!秦天,立刻起草备忘录,我要亲自和美国人谈!”

敲定与美国的合作事宜后,老将端起茶杯,抿了口已经凉透的茶水,眉头微蹙,语气转而凝重:“小林,还有件事得和你商量。新四军那边急需武器,尤其是多管火箭炮,他们用得相当顺手。听说第五支队收复高邮时,这火箭炮立了大功,直接把日军城防工事炸得七零八落。”

林毅猛地站起,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声响:“什么?五支队收复了高邮?日军的碉堡群、壕沟铁丝网,还有五千多兵力驻守…… 他们到底怎么啃下这块硬骨头的?”

老将喝了一口水说道:“收复高邮战役中五支队的装甲营、巡湖大队、火箭炮连可是立下汗马功劳啊,但是日伪军抵抗还是很激烈,五支队伤亡了近千人才拿下高邮。”

高邮地处江苏省中部,位于京杭大运河畔,是连接苏中与苏北的交通枢纽。大运河作为当时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,每年承载着约 200 万吨物资的运输量,掌控高邮县城,就等于扼住了这条黄金水道的咽喉。

日军占领高邮后,将其作为物资转运的关键节点,通过运河,每月向周边据点输送约 300 吨军用物资、1000 余吨生活物资,同时掠夺当地粮食、棉花等资源,每年经高邮运往后方的粮食超 5000 吨,棉花近 800 吨。

从军事角度看,高邮县城东距扬州约 40 公里,西距淮安约 60 公里,南可威胁长江防线,北能策应陇海铁路沿线,是日军苏中防御体系的重要支撑点。

日军在此驻扎了第 12 独立混成旅团所属的池田联队(第 72 大队)约 1100 人,指挥官池田直三中佐,辅以汪伪第 22 师约 3000 名伪军协防,形成了严密的军事守备体系。

此外,高邮作为千年古城,经济基础良好,城内商铺林立,手工业发达,日军将这里作为后勤补给基地,设立了多个军需工厂,为周边据点生产被服、弹药等物资,为其长期侵华战争提供保障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,成为抗日战争中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焦点。

高邮城墙成为第一道防线。这座始建于宋代的城墙高 12 米,基宽 15 米,顶宽 8 米,砖石结构的墙体在日军改造下增设了 36 座钢筋混凝土碉堡。

每座碉堡间隔约 80 米,内置 2 挺九二式重机枪和 3 挺歪把子轻机枪,射击孔呈阶梯状分布,确保火力覆盖城墙内外 150 米范围。城墙上还架设了 6 门九二式步兵炮,可随时对城外 5 公里内目标实施火力压制。

城外防御体系同样令人胆寒。距城墙 300 米处挖掘了宽 8 米、深 4 米的环城壕沟,沟内注满运河水,每隔 50 米设置一座探照灯塔。

壕沟外侧布设三重障碍物:最内层是间距 1.5 米的拒马鹿角,中层为交错排列的三角铁蒺藜,外层则是绵延 12 公里、高达 2 米的带刺铁丝网,网上悬挂的响铃与报警器相连,稍有触动便会引发警报。

城内据点以魁星楼为核心,日军在此构筑了地下三层、地上五层的钢筋混凝土指挥中枢。底层配备 4 门一式 37 毫米速射炮,二层为弹药库,三层架设对空警戒雷达,顶层设有观察哨,可监控全城动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梦回修仙路 青云仕途 给星际一点小小的恐怖震撼 你惹他干嘛,他连昆仑都敢踏平 联盟:选出艾希,Rita坏掉了 四合院:一个都不能少 两个挂比不得不说的故事 憨憨女郎的躺平日常 修仙:手握仙府也得从头开始 道德绑架?笑死,我根本没有好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