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21章 时和运(1/2)
你跑哪去啦?
也不知道说一声!
倒是打个招呼呀!
怎么不带司机呢?!
太不像话啦,到处找你,以为你出事了呢……
嘶~嗷嗷嗷,轻点,轻点,轻点……
于芳脚步急匆匆的催着某个货往内院走时,嘴里絮絮叨叨的就没停过。
忽然间就消失不见了,属实吓坏了不少人。关键某人骑着小电驴出门,赶巧一路上都没碰上人。
就没往东面去,基金会大门和车库门的门卫肯定瞅不见他。
查监控,人骑着自行车慢悠悠的往西边去了。视角限制,只能看到二十号院,再往远处就脱离画面了。
胡同东面学校的门卫当时不知道干嘛呢,没留神外面。
警务站的门卫不知道是走神了还是怎么着,也没看见。偏偏是个犟种,斩钉截铁的说自己一直盯着外面,人肯定没打外边过……
这下坏了,说是去学校看运动会,结果出了家门在胡同里凭空消失。
好家伙,整个就一人间蒸发……
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,曲某人常去的,可能去的,包括工作上有关联的单位全都被问遍了。
十号院南边院的小门门锁都被叔叔检查了,可园到学校之间几个封存的院子也全都搜了。
不但搜,还检查地上有没有新的,可疑的脚印或者痕迹……
“跑哪去啦?”老太太摘了花镜一脸埋怨。
“额~”曲某人尬笑:“去六里桥外转了一圈。”
本想着把梅老二卖了的,但是……算啦,省的让人觉得他俩偷摸凑一块搞“阴谋诡计”。
“上那边干嘛?”于芳问。
“看报纸嘛,说是开了京城第一家私人饭馆儿,还是劳改释放人员开的。老板赚了钱修桥铺路广受称赞。正好没啥事儿,过去瞅瞅。”
“我看你就是闲着了,哪那么多好奇心,跟你有什么关系!”于芳气的直翻白眼儿。
“怎么样?”老太太缓下脸色。
报道她也看过,不提就罢了,既然提起来,也想知道到底怎么样。
“确实不错。饭馆儿里外收拾的都挺干净。菜…就是家常菜。原料新鲜,分量也够。
我看左右两条胡同里面都做了硬化,还留了排水沟。公共厕所修的也挺好。街边还堆着不少泥沙和地砖,看架势是要一直修下去……”
曲卓所说的饭馆,是吕杰的哥哥吕涛开的,起码个体户牌照上是吕涛的名字,日常也是吕涛在打理。
之前特意在六里桥外买个把街边的院子,一个是图方便。入夜后街上没啥人时,不论是从院里往外搬东西,还是从外面往里运东西,都不引人注意。
再一个,就是为了以后开个饭馆儿。
毕竟,吕杰不能整天当街瘤子。没正事就算啦,兜里还不缺钱,太招人怀疑。等严打的时候随便谁一举报,就是个事儿。
开饭馆的准备,去年十月就做好了。街道、粮站、果蔬公司、肉联厂、工商局全都捋顺明白,连院墙上的门都开啦。
结果,落牌照时被区里卡住了……
78年就已经明确,允许“城镇个体所有制经济发展”。但只是允许,具体的管理办法一直处于模糊状态。
在之后的两年里,京城地界上摆小摊、挑扁担的不算,修理、裁缝、理发,包括弹棉花做被褥的店,陆陆续续冒出来不少,但饭店和旅店一直都没有。
旅店是因为涉及到流动人口管理,容易成为投机倒把、走私贩私者的中转站。去年还查出来,好几家国营旅店都存在通过虚开发票套取报销的情况。
至于饭店,主要是涉及到粮食、副食品等战略物资供应。
吕杰想的简单,通过“关系”从各单位弄点计划外粮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