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0章 技术论证(1/2)
第440章 技术论证
炼钢企业属于大型重工业企业,就算在小,也不是一般的小企业,其中运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。
无论是成品钢筋的运输,还是各种大宗物资的运输,都需要重型机械运输,焦炭,炉渣,等等各种炼钢的辅材,都需要卡车之类的运输。
在工厂里还好,填装料,短途运输,可以通过钢轨,钓揽加大量的人工来解决运输的问题。
建筑钢筋在这个年代,几乎属于战略物资的范畴,向阳炼钢厂的钢筋刚一出厂检测之后,就属于优质钢材,被在工厂的肖国栋刚好看到了检查结果,于是,就一个电话打出去,工厂里的钢筋产能,全部被调拨走了。
几乎每三天,就会有一批卡车把工厂里的生产的钢筋全部拉走。
运送不成问题,但是,需要购买的这些调拨物资,如果没有自己的运输车辆,那就将会大大的吃亏了,现在国家初创,几乎所有的物资都匮乏,你工厂里急需的物资,同类型的工厂同样需要,人家有卡车的话可以自己去拉,你没有卡车,只能去等工厂调拨,这一个主动,一个被动,可想而知其影响了。
工厂里需要自己的卡车车队,就成了当前急需用品,这个东西,在现阶段必须要上级审批调拨,没有一定的人际关系,你真是拿着钱不一定能买到。
时间一晃就是几天过去了,解决掉了浇地的问题,这几天向阳钢铁厂生产出了上千眼井,打井的队伍已经遍布整个向阳公社。每一天工厂门口车水马龙,都是排着队来工厂交钱的,然后从财务室拿着条子,再去库房提货的。
车间里生产出来的压井,铸铁管,甚至温度都还没有来得及降下来,就被等待的大队领导带人搬上马车,直接拉走。真是生产一套,拉走一套。保管的库房管理员只需要点数,根本不用在入库了,省了这些保管员不少的力气。
工人也在加班加点的干活,炼钢炉不停,铸铁管的生产线已经加了十几条,为了这些,炼钢厂又招收了上百名的临时工,来进行压井的加工。
向阳公社造出压井,季光明在后林队的压井打下去之后,考察一番,确见成效之后,就急忙上报到县里,要为向阳公社炼钢厂请功,同时,也为x县的抗旱大会战,贡献一份力量。
能挖井的挖井打水浇地,不能挖井的,挖不出水的,用压井覆盖空白区域浇地。
这事上级高度重视,甚至传闻县里专门派遣了一位抗旱专员,专门负责此事。
肖国栋他们的办公室,这几天,肖国栋本来恢复的还算不错的神色,这时候却又多了几分的苍白。林瑞正在一张纸上验算着。一旁 ,肖国栋,程欣荣,还有又调拨过来的几个研究员一起围在林瑞身边聆听着。
“这里,必须有精确至停伺服电机来控制,必须做到点即停,停既命令执行。还有,上次我说的必须要研发晶体管,不要走电子管路线了,电子管的体积在缩小,也缩小不到微米级别,更不要说纳米了。而且电子管耗电量大,不易集成,以后随着电子电器工业的发展,势必往小型微型功能更加强大的集成电路方面发展。”
“你们想一想,当把成千上万个晶体管,集成到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里,功能是多么的强大?到时候,咱们的收音机可以做成巴掌那么大,咱们的电子计算机,再也不是几间屋的庞然大物,而是一个箱子那么大,柜子那么大。”
“如果要真成功了,咱们这个电渣重熔炉的各种电子电器元器件,控制系统只需要封装在几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里,哪怕巴掌大的芯片也行,问题通通解决。不但是这方面,到时候咱们的各种机床,也可以用电子芯片控制精确度,完成自动化的数控机床设计,等等一系列的工业革命。”
“行了,那些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,不属于咱们研究的范畴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