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8章 胡亮任政法委书记(1/2)
市委书记宋江抛出的议题,在小小的办公室里激起了一片无声的波澜。
然而,这波澜并未化作言语,而是凝固成了几道投向宋江的、含义复杂的目光。
高成飞垂眸品茶,杨红力若有所思,李应兴依旧闭目养神,马韶阳则因巨大的喜悦而尚未完全平复。没有人轻易开口。
这种沉默,宋江心知肚明。在人事问题上,尤其是在他这位兼任省委常委的市委书记面前,率先表态意味着站队,意味着暴露自己的意图和底线。
大家都在等待,等待他这个“班长”先定下调子,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绝对权威的默认和服从。
对此,宋江内心是满意的,这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几次重大考验,阳城的领导班子已经紧密地团结在了他的周围。
“既然大家都没想好,那我就先谈谈我的初步设想,抛砖引玉。”宋江打破了沉默,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,“我们阳城目前是十一位常委,我考虑,借此机会增补一位,凑成十三位。”
“增补?”这个想法让在座几人都微微动容。常委名额严格控制,非重大情况不会轻易增加,这需要充分的理由和省委的批准。
宋江不疾不徐地解释道:“红力同志之前多次向我反映,兼任政法委书记精力实在顾不过来,希望能卸下这个担子,专心抓好党务和群团工作。这个考虑是实事求是的。因此,我建议,由副市长、公安局长胡亮同志接任政法委书记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众人,继续放出第二个重磅消息:“同时,我提议,增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赵丽丽同志为市委常委。”
话音刚落,杨红力立刻接口,语气诚恳:“书记考虑得非常周到!我确实感到分身乏术,政法委工作专业性强,需要投入大量精力。胡亮同志来自公安一线,对政法工作熟悉,由他接任是再合适不过了!”杨红力率先表态支持,既是对宋江决定的拥护,也是为自己顺利卸下兼任职务铺平道路。
然而,对于增补赵丽丽,其他几人内心更是震动。北城区、谷城区作为核心主城区,书记进入常委似乎更顺理成章,为何偏偏是开发区的赵丽丽?
宋江看出了众人的疑惑,直接点明关键:“我知道大家可能有疑问。为什么是开发区?因为我们阳城未来发展的引擎在哪里?在高新区,更在经济技术开发区!华桥重工等重大项目落地在哪里?就在开发区!让开发区的书记进常委,是要强化经济主战场在市委决策中的话语权和权重,确保市委的决策更贴近发展一线,更能集中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!这是从阳城长远发展战略出发的考量。”
一番解释,高屋建瓴,瞬间消弭了疑虑。几人纷纷点头,表示理解和支持书记的深谋远虑。
基调已定,宋江开始引导具体人选的讨论。他首先看向杨红力:“红力同志,韶阳同志一动,组织部长这个关键岗位空缺,你有什么合适人选?”
杨红力沉吟片刻,推荐了统战部长王宏亮,认为他资历老,性格稳重。
高成飞则出于政府工作衔接顺畅的考虑,推荐了熟悉经济、协调能力强的副市长骆宇。
马韶阳作为当事人不便发言,李应兴则一如既往地表示“服从组织安排”。
听完大家的意见,宋江微微颔首,最终亮出了自己的全盘布局:“同志们的建议都有道理。我综合考量,建议由宣传部长谷婷婷同志接任组织部长。”他看到几人略显惊讶的神色,解释道:“谷婷婷同志在宣传部长任上,无论是之前的‘党员承诺制’推广,还是近期的城市形象宣传、文旅活动策划,都展现了极强的策划能力、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。组织部需要这种有活力、有思路的干部。由王宏亮同志接任宣传部长,他在统战部工作多年,善于团结各方,宣传思想工作同样需要这种包容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