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2章 你说过的话,都活成了别的模样(1/3)
无墙学校的庭院里,阳光懒洋洋地洒下来,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暖洋洋的光晕。
苏禾今天又开始了她的“叶片对话”课程,这名字听着玄乎,其实就是让孩子们对着植物唠嗑。
用她的话说,这叫“倾听大自然的低语”。
小满这丫头,倔得很,已经连续十天抱着那株灰不溜秋的蔷薇,跟祥林嫂似的,每天重复着同一句话:“爷爷走那天没说完的话,你能听见吗?” 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,带着一股子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劲儿。
前九天,那蔷薇就像个哑巴,纹丝不动,连片叶子都不带抖一下的。
苏禾看着都替她着急,心想这孩子是不是魔怔了。
结果,就在第十天清晨,奇迹出现了!
那株一直沉默寡言的蔷薇,突然开始分泌一种淡金色的汁液,就像是植物流下的眼泪。
更诡异的是,这些汁液在土壤表面,竟然组成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小字:“小满,春分那天我给你藏的糖,记得吃。”
这简直就是赛博朋克版的“植物传话筒”!
苏禾当时就震惊了,三观差点没崩塌。
她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,伸出指尖轻轻触碰那些金色文字。
触感温润,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味。
她鬼使神差地舔了一下指尖,卧槽,竟然真的是薄荷糖的味道!
她赶紧用随身携带的微型光谱仪分析了一下这些汁液的化学成分,结果显示:与老陈生前最爱的薄荷糖,完全一致!
这尼玛就玄幻了啊!
苏禾猛地抬头望向天空,阳光刺得她眼睛生疼。
她喃喃自语:“原来不是我们在教植物说话,是我们……是我们终于学会了听它们怎么说。” 这句话,与其说是对孩子们的解释,不如说是对她自己信念的一次重新审视。
当晚,大家都睡了,小满却偷偷摸摸地溜进了学校那间破破烂烂的校史馆。
说是校史馆,其实就是一间堆满杂物的储藏室。
她翻箱倒柜地寻找着老陈留下的“静语录”残页。
老陈是无墙学校的创始人,也是小满的爷爷。
他生前一直致力于研究植物与人类意识之间的联系,留下了大量的手稿和笔记,被孩子们称为“静语录”。
在一本烧得焦黑的笔记本里,小满终于找到了一张皱巴巴的手绘地图。
地图上潦草地标记着社区花园西南角的一个位置,还用红笔画了一个圈。
第二天,天还没亮,小满就扛着一把小铲子,偷偷溜进了社区花园。
她按照地图上的指示,在花园西南角开始挖土。
泥土潮湿而冰冷,带着一股淡淡的腐殖质气味。
小满的小手冻得通红,但她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,一下又一下地挖着。
终于,当她挖到大约半米深的时候,铲子碰到了一样硬邦邦的东西。
小满小心翼翼地扒开泥土,发现那是一个密封的陶罐。
陶罐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,摸起来粗糙而冰冷。
她费了好大的劲才打开陶罐,发现里面装着一卷微型录音带和三颗银白色的蔷薇种子。
小满颤抖着拿出录音带,放进了随身携带的老式播放器里。
一阵刺啦啦的电流声过后,录音机里传出了老陈颤抖的声音:“要是……要是哪天我不在了,就把这些种子种下去,告诉它们……我想念的人,都交给你们说了……”
听到爷爷的声音,小满再也忍不住了,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。
她紧紧地抱着陶罐,哭得撕心裂肺。
这一夜,她抱着陶罐,在黑暗中哭了一整夜。
第三天清晨,小满红着眼睛,把一颗银白色的蔷薇种子种在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